成型后的玻璃器皿须经过退火消除不均衡冷却造成的热应力。大多数玻璃器皿成型后都经过各种加工使制品完成造型,具有工艺品效果。加工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:

琢磨刻花:在玻璃制品表面用刚玉磨轮高速磨削玻璃,以产生多种艺术效果。传统车刻加工有浅刻和深刻。深刻能刻出不同方向的交叉沟棱,组成各种几何图形,适用于铅晶质玻璃和颜色套料玻璃。磨削加工还能在玻璃表面琢雕出生动的浮雕图面。

抛光处理:可用机械抛光、火抛光、化学抛光等方法对玻璃器皿表面进行抛光加工。

毛面失光处理:常用的有喷砂法、酸蚀法和施釉法等。喷砂法最简单,是用高速空气喷吹石英砂或金刚砂以冲击玻璃表面,不需毛面处理的部位用橡胶、铝皮或铁皮覆盖。酸蚀法是用氢氟酸、盐酸和氟化铵等液体浸泡或用膏体涂抹,几分钟后玻璃表面即腐蚀失光,得到很细腻的失光玻璃杯表面。不需毛面处理的部位可用石蜡、树脂涂覆。施釉法较简便且应用广泛。它是将专门设计的釉料与油料拌和,施覆于需要毛面处理的玻璃表面,加热到釉料熔烧牢固。釉料可以是无色的,也可以加无机颜料而呈各种色彩,分别获得失光毛面和彩饰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