耐心好空虚,因为心是玻璃杯。没有酒,没有茶,只有时间的磨花。心里好空白,因为心是玻璃杯。没有花,没有纹。只有时间的裂痕。好想好想变得不透明,好想好想变得不洁净可是........现在已到处是情感的烙痕
人在得意时,需要用正确的观念来把握自己,否则会忘乎所以;人在逆境时,需要用独特的观念来改变自己,否则会一蹶不振。世界上为什么会有成功者和失败者,正是由于观念的不同,而有不同的出路、不同的前途。观念决定了你是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,还是一只碌碌无为的家雀!
这是一个很古老的故事:有四个营销员接到任务,到庙里找和尚推销梳子。第一个营销员空手而回,说到了庙里,和尚说没头发不需要梳子,所以一把都没卖掉。第二个营销员回来了,销售了十多把。他介绍经验说,我告诉和尚,头皮要经常梳梳,不仅止痒,还可以活络血脉,有益健康。念经累了,梳梳头,头脑清醒。这样就卖掉一部分梳子。第三个营销员回来,销了百十把。他说,我到庙里去,跟老和尚讲,你看这些香客多虔诚呀,在那里烧香磕头,磕了头起来头发就乱了,香灰也落在他们头上。你在每个庙堂的前面放一些梳子,他们磕完头、烧完香可以梳梳头,会感到这个庙关心香客,下次还会再来。这一来就卖掉了百十把。第四位营销员回来说,他销掉了好几千把,而且还有订货。他说,我到庙里跟老和尚说,庙里经常接受客人的捐赠,得有回报给人家,买梳子送给他们是最便宜的礼品。你在梳子上写上庙的名字,再写上三个字:“积善梳”,说可以保佑对方,可以作为礼品储备在那里,谁来了就送,保证庙里香火更旺。这一下就销掉了好几千把梳。
这个故事很有意思,要把梳子卖给和尚,如果不转变观念,简直是天方夜谭。第四个营销员正是转变了推销的方法,从一般人看来不大可能的情况下,开发出了潜在的广阔市场。如果每个人都像他一样换一种思维方式看问题,在思想和观念上有所突破和创新,不要墨守成规,我们又何尝不能把各项工作搞好呢。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,当年在美国,有一家鞋子制造厂。为扩大市场,工厂老板便派一名市场经理到非洲一个孤岛上作市场调查。那名市场经理到了那里后,发现当地的人们都没有穿鞋子的习惯,回到旅馆,他马上拍发电报告诉老板说:“这里的居民从不穿鞋子,此地无市场。”当老板接到电报后,思索良久,便吩咐另一名市场经理去实地调查。这名市场经理一见到当地人们都是赤足,没穿任何鞋子的时候,心中兴奋万分,马上电告老板说:“此地居民无鞋穿,市场潜力巨大,快寄一百万双鞋子过来。”
为什么同样的境况,却有不同的观点与结论。其实,如果我们经常往坏的或负的方面去想的话,我们将错失许多“成功的机会”。相反的,如果我们一直往好的、积极的方面去思考问题的话,我们就会挖掘出许多令人想不到的机会,即使是危机也可能蕴藏着无限生机。有一对兄弟,哥哥生性消极,而弟弟生性积极。他们的父亲为了考验兄弟俩,便把哥哥带到一个放满玩具的房间,而将弟弟领到一间堆满牛粪的房间里。过了一段时间,父亲打开哥哥的房间,却看见哥哥嚎啕大哭,于是,父亲就问他哭的理由,不料哥哥却对父亲说:“玩具这么多,不知从哪一件开始玩起?”随后,父亲又到了弟弟的房间,只见弟弟在房间里跳上跳下,尽管全身沾满了牛粪,但兴奋与快乐依然是溢于言表。父亲觉得很奇怪,就问弟弟快乐缘何而来。弟弟笑嘻嘻地告诉父亲说:“爸爸一定把最好的玩具藏在了某一个地方,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发现,不过我一定会找到!”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:成功的人总是在问题后面找答案,失败的人则是习惯于在答案后面找问题。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难免会遭遇到失败、困难或者挫折。然而,消极的人一般都会将这些经历看作是成功的绊脚石,而积极的人却往往把它们转换成成功的垫脚石。动物学家曾做过一个试验:抓一群跳蚤放在置有跳蚤食物的玻璃杯里,再用玻璃盖住。发现每只跳蚤都不停地用力往上跳,每一跳都会撞到玻璃盖,跳蚤撞到玻璃盖子会很痛。一个小时以后,跳蚤仍然在跳。因为动物都有学习的本能,撞痛几次以后,跳蚤发现轻一点跳,就不会撞到盖子。跳一半或三分之一的高度就可以。三天以后,动物学家把玻璃盖拿掉,观察跳蚤的行为,发现每只跳蚤都还在往上跳,但是没有一只跳蚤会跳到杯外来,因为它们已“习惯”轻轻跳。这个跳蚤的实验,或许可以给人一个很深的启示,有很多上班族就像跳蚤一样,每天早八晚五的上下班,早上跳上去、晚上跳下来,每天过着同样一成不变的生活。始终跳不出这个固定的框框,生活范围非常狭小。这种制式生活过久了,许多人会感到单调乏味,逐渐使自己的士气消沉,失去一股奋斗的志气。也失去人生的理想、梦想,而成为“三等人”:等下班、等薪水、等退休。
其实,人生的“玻璃盖”并不存在,并没有任何人拦阻你改变生活,并没有人限制你的生活自由,关键是我们的观念被束缚禁锢住了。因此,要想取得成功,就要改变观念,大胆尝试,勇敢的跳出“玻璃杯”。因为我们无法选择我们出身,但我们却可以选择我们要走的人生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