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人确知玻璃是在何地、何处和怎样发端的,但这一点也不再重要。最初各式玻璃都不透明。这一点,我们可从突然间大量出土的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玻璃制品上看出来。

在玻璃发展历史上占据中心地位的是罗马人,他们不但提供了制造玻璃的工艺技术,还贡献了一个认识,那就是,玻璃是一种名副其实的重要材料。直到19世纪,罗马人的玻璃制造工艺技术在很多方面都仍然遥遥领先。
  罗马人一直致力于开发玻璃的室内装饰用途,并且改革创新玻璃的机会,也是在罗马文明的鼎盛时期出现的。随着玻璃吹制术的发展,低成本大规模的生产玻璃器皿成为可能。作为一种多功能、洁净而又美丽非常的物质,精良的玻璃制品不免备受珍视,而且成为当时富有的象征,很多罗马贵族都以家中拥有种类繁多的玻璃玻制品而为豪。

玻璃制品用途很多,主要作为容器:碟子、瓶子、罐子、杯子、盘子、匙子,乃至灯盏和墨水池。也可用作铺砌材料、护壁材料、培育秧苗的温室构架,以及排水管。如果说其用途比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更为广阔,甚至包括今天,也并无夸大之嫌。而由于玻璃烘托了罗马人所陶醉的杯中物——酒——的迷人之处,更是广受推崇。
  玻璃酒具越是透明清澈,越能彰显美酒佳酿的五光十色。于是人们认识到透明的玻璃不仅更美观,而且更实用。这次认知上的进步,对于未来寓意无穷。因为在罗马文明以前的一切文明中,玻璃的主要价值是在于绚丽多彩的不透明外形,所以多用来模仿宝石。而罗马人对透明玻璃更完善的了解,使得玻璃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,比如镜子、透镜和眼镜等,发展成为一种思想工具。